《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民众基础》小政府、大社会,真的是所谓“最理想的国家模式”吗? 本该保障民主的发达市民社会,为何反而成了孕育法西斯主义的沃土?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右翼民粹主义,能否被视为法西斯主义的当代翻版?

 

编辑推荐

★ 颠覆托克维尔的经典解释,论证出更为精细的新观点

托克维尔提出的“活跃的市民社会能够促进民主发展”“法西斯主义的发展壮大是因为社会原子化”在学界已经成为一种经典解释,按照这种解释,“法西斯主义”与“民主”应该完全对立。然而本书论证了,法西斯主义尽管反对自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但并不反民主。它是一种高度动员的威权民主制,希望通过法西斯政党而非选举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代表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民主恰恰是法西斯主义发展壮大的基础。

通过对“法西斯主义是革命”和“法西斯主义反革命”这两种观点的比较分析,本书提出,法西斯主义是反革命的,它需要一个组织紧密的市民社会,以建构自身独特的政党结构。

★ 制度性国家力量薄弱 市民社会强大=法西斯主义风险增加

本书在传统解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有关市民社会和法西斯主义之间关系的讨论中引入了制度性国家力量这一因素。作者认为,市民社会的强弱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衰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制度性国家力量也是一个重要变量。只有强大的市民社会叠加薄弱的国家力量,才会导致法西斯主义的风险增加。

★ 使用比较的分析方法,通过三个具体案例佐证核心观点

本书开创了通过“新比较历史社会学”分析法西斯主义的路径,结合马克思、阿伦特、托克维尔、葛兰西等人的研究,通过对意大利的政党法西斯主义、西班牙的传统法西斯主义和罗马尼亚的国家法西斯主义这三个现实案例的比较,为“同样存在活跃市民社会的国家为何会走上不同的极权主义路径”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论证。

★ 借分析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观察当下西方的集体右转可能导致的危机

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右翼民粹主义与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可以划上等号吗?本书通过对当今的美国和20世纪的欧洲国家在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市民社会的结构与政权性质、阶级基础、中产阶级政治、支配阶级的结构、动力机制、政党自身的力量等方面的对比,为我们观察当下西方社会的集体右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内容简介

迪伦·莱利以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三个案例为基础,通过精彩的比较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重新概念化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本质和起源。

从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志愿结社在整个欧洲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乡村非精英群体中。但这种“市民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在意大利、西班牙和罗马尼亚催生自由民主。相反,莱利发现它在特定的背景下破坏了这些国家新生的自由主义政权,并且成为法西斯主义崛起的核心推动力。莱利令人信服地挑战了著名的“托克维尔命题”(强大的公民社会必然导向自由民主的发展),引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我们理解法西斯主义、理解市民社会与政权体制的关系做出了里程碑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贡献。

作者简介

迪伦·莱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擅长从广泛的比较和历史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主、威权主义和知识体制。

电子书信息 《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民众基础》小政府、大社会,真的是所谓“最理想的国家模式”吗? 本该保障民主的发达市民社会,为何反而成了孕育法西斯主义的沃土?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右翼民粹主义,能否被视为法西斯主义的当代翻版? 3.91M
获取电子书  访问密码:huiyankan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欧洲法西斯主义的民众基础》小政府、大社会,真的是所谓“最理想的国家模式”吗? 本该保障民主的发达市民社会,为何反而成了孕育法西斯主义的沃土?以特朗普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右翼民粹主义,能否被视为法西斯主义的当代翻版?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