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莫水田)学术发轫之作。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聚焦18世纪思想与小说,推敲文学情感研究的基本方法。

 

编辑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莫水田)学术发轫之作。

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

聚焦18世纪思想与小说,推敲文学情感研究的基本方法。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系主任金雯发轫之作,聚焦文学情感研究。从《被解释的美》到《情感时代》,从倾囊相授英语学习方法的莫水田老师到专攻情感研究的金雯教授,十年磨一剑。

◆ 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将18世纪西方现代性的缘起与情感问题相连,集中于18世纪英语小说的分析,从情感视角出发对现代小说的崛起重新加以审视。

◆ 以“情感”为窗口,关注18世纪英语小说中的同情、忧郁和恐惧。着重分析理查逊小说、菲尔丁小说、斯特恩《项狄传》、18世纪晚期的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等。

◆ 18世纪牵动着一条重要的观念史和文学史脉络,可以帮助我们串联起现代性的前世今生。它照亮了当今西方乃至中国社会共同面对的复杂问题,有助于理解世界文明的走向,拓展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分为上、下两编,内容分别为18世纪情感观念研究和18世纪小说文本解读。本书重新定义了启蒙时代的根本特征,从“理性时代”的说法转移至“情感时代”;并从情感和内心的刻画以及私人社会形成的角度,对18世纪写实小说的兴起做出新的阐释。第一编的情感观念史梳理,为第二编的文学作品阐释建构一个坚实的语境,也使得著作同时体现了理论深度和专业文学解读的洞见,是一部学理性、深度和可读性兼备的人文思想著作。

作者简介

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汉院比较文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著有《多元普遍主义》(Pluralist Universalism, 2012)和《被解释的美》(2018)。译著包括布鲁姆《影响的剖析》(2016)、翁达杰诗集《剥肉桂的人》(2017)、乔丽?格雷厄姆诗集《众多未来》(2020)和威廉?库珀诗集《诗人与牡蛎》(2023)等。并以“莫水田”为笔名在自媒体上写作评论、随笔与诗歌。

电子书信息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莫水田)学术发轫之作。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聚焦18世纪思想与小说,推敲文学情感研究的基本方法。 5.00M
获取电子书  访问密码:huiyankan

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与现代小说的兴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莫水田)学术发轫之作。重新定义以理性著称的启蒙时期为“情感时代”。聚焦18世纪思想与小说,推敲文学情感研究的基本方法。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