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小说通过空间蒙太奇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现了俄罗斯国家和民族在过渡时期的困顿状态,反映了现代俄罗斯人精神状态的变化和他们对现实生活、国家命运的思索。小说文本蕴含着多重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宗教哲理性,极具学术分析价值。
《夏伯阳与虚空》写作手法特别,哲学讨论丰富有趣,是佩列文作品中的精品,曾被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译介过。此次我们更新了译本,更为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语言流畅,忠实于原文,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夏伯阳与虚空》中存在着两个时空层次:十月革命后不久后夏伯阳的部队和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的一家疯人院。连接这两个时空层次的是在其中往来穿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彼得·虚空。他同时置身于这两个现实时空,在他自以为是真正的现实中,他是彼得堡的现代派颓废诗人,然而却阴差阳错地在 1919 年成为夏伯阳师的政委而在另一个梦境的现实中,彼得是 20 世纪90 年代精神病院的患者,真实的人格在他身上缺失,形形色色的自我缠绕一身,医生试图用集体疗法使他脱这种“伪人格”的分裂。真我的迷失和人格的分裂无疑使真实与幻觉愈加难以分辨。小说在时空中穿梭,梦境一个接一个。
作者简介
维克多·佩列文,本名维克多·阿列克维奇·佩列文,小说家。1962年生于莫斯科,1989年发表处女作《伊格纳特魔法师和人们》,开始以科幻小说家身份崭露头角。1992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蓝灯》,第二年该小说集获小布克奖。1992年发表于文学刊物《旗》的中篇小说《奥蒙·拉》使他在严肃文学界名声大噪。在如今百花齐放的俄罗斯文学界中,维克多·佩列文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位作家。无论其创作风格,还是在文坛的地位及影响力,他都是最突出、最具时代意义的作家之一。
译者介绍
郭小诗,曲阜师范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已出版《世界上最长的火车之旅》等译著,曾参与《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当代国际学者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出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