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什么是倦怠?
倦怠就是“卷不动又躺不平”,没力气行动,却又不甘心。
它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迷、缺乏动力、不断拖延、手机成瘾、越躺越累、缺乏自信、自我谴责……
很多人以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想办法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但这本书告诉你:“自律”其实是个伪命题——总想保持高昂的干劲、总批评自己不够自律也不够努力、总被焦虑感侵袭而不允许自己松懈……这些恰恰是我们频繁感到疲惫、倦怠,反复进入低迷状态的原因。
你缺乏行动力,不是因为不自律,而是因为没有学会打造有效的能量感系统。本书围绕“认识真实自我—了解科学方法—避开能量陷阱”这三个方面,用清晰的解决方案和具体的行动工具,教读者打造一整套适合自己、前后支撑,不太需要意志力就可以维持运转的能量感系统。
这是一本低电量青年的人生充电之书,让你放下自我批判,从“我不行”走向“我可以”,告别无力感,拥抱成就感!
本书特色:
新颖:让读者放下“我不自律”的自我批判,通过了解自己的特点和内在需求,找到能量感来源。
硬核:融合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脑神经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有用:不只讲观点、喊口号,更关心你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易读:双色印刷,配有插画和示意图,提拎重点,阅读轻松。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本书?
因为“自我实现”始终是人的深层和终极需求——你的生命很珍贵,值得用一种有能量感的方式来度过。
因为它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帮助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重新认识自我,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能量感系统”。
因为它会给你带来确定性——我们也许不能掌控外面的世界,但是,把握自己的能量感,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最微小、也最可靠的确定性。
内容简介
这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刀熊写给“低电量青年”的一本“充电之书”,它探讨的问题是:你的能量感从哪里来?为什么你总是觉得自己能量不足?那些厉害的人为什么总是活力满满?如何让自己摆脱内耗,从无力感走向不断体验成就感的正向循环?哪些工具能让你“立刻行动”,走出低迷?要维护能量感,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全书依托最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果,如组织行为学、脑科学、社会心理学等,以“能量感系统”为焦点,探讨年轻人关注的诸多痛点,如缺乏自律、大脑空转、长期内耗、手机上瘾、动力缺失等,并提出符合科学常识和人性规律,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思路和行动方案,教会读者打造一套专属于自己、长期有效、易于维持的能量感系统。
书后附赠能量感自测表,帮助读者测试自己目前的能量状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能量来源。